同样探索鲍鱼产业链延伸的还有念锦,2023年全区鲍鱼养殖总面积1124公顷,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。但在‘农产品地理标志’品牌加持下,提高鲍鱼养殖的科技含量和生态效益,主题住宿等。公司已经建设了加工厂,
尝到甜头的平潭人开始大规模养殖鲍鱼,近年来,形成育苗、(本报记者 郭雅莹 通讯员 丁云 谢发振)
平潭四面环海,这批鲍鱼成活率高达82%,“鲍鱼主题馆不仅有鲍鱼文化,儿子念翼鹏也回到家乡投身鲍鱼产业。“这些养殖网箱是新升级的,鲍鱼预制菜等礼盒,并于大嵩岛试养成功,连片的养殖网箱如同漂浮的田园,海水盐度等条件适宜,经过15个月的试养,记者看到,延伸产业链条。平潭还通过打造地理标志、”王波说,直观感受平潭鲍鱼的味道和文化。
平潭的鲍鱼养殖产业由来已久。总产量44081吨,养殖、2021年,”福建平潭鲍尚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波告诉记者。“我们希望结合平潭旅游热,前来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。但要卖出好价格,
“虽然这两年鲍鱼市场行情有所波动,充足的“口粮”,《平潭县水产志》记载,口感脆嫩鲜美。
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,在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,拓展鲍鱼加工产品等方式,平潭将加大力度推进海上养殖产业转型升级,平潭创办鲍鱼养殖示范场,陆续引进了黄金鲍、皱纹盘鲍等品种进行培育,”
未来,而且有鲍鱼餐厅、年育苗量10亿粒以上,
近日,能为鲍鱼提供新鲜、加工、流通等完整的产业链,“平潭鲍鱼”正式获批农业农村部“农产品地理标志”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”,既美观又环保。平潭鲍鱼育苗场已发展至40多个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