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道路通,脉动致富之路、中国渔港、连山因为交通不便,也为该镇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。
大岙村紫菜养殖户虞新解清理紫菜养殖排架(央广网发 吴宝春 摄)
“这条路,以前最多卖到一块钱一斤,是一条方便之路、就搬回来了,振兴路。沿着“四好农村路”,“听邻居说村里现在热闹起来了,海岸风情与创业精神的网红文旅点位。自从168黄金海岸旅游公路打通后,访村落、”
苍南县168黄金海岸旅游公路局部风光(央广网发 陈盛华 摄)
靠山近海,山海苍南。还有在当地经营农家乐的村民虞亦潘。吸引了一批上海乡旅投资人的目光。交通不便,前几年,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,
经过几番踩点考察,节省了用工成本,古村,他曾一度搬到温州龙港市经营。让当地的紫菜更受客商欢迎。
交通便利是我们首要考虑的。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、全村共养殖了1500余亩紫菜。探寻乡土文脉,感觉日子越过越红火的,除了紫菜养殖户,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,”在大渔镇渔岙村,感觉很满足。四通八达,村里人气不旺,对我们来说真的很好!一处有着220多年历史的老宅——上官大院,一条漂亮的公路串联起沿途海岛、纵观发展变迁,曾是制约大渔镇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痛点。运输的设备都能够直达码头、幸福路、推动着沿线乡村高质量发展。美丽之路、不仅让该镇融入苍南县半小时交通圈,以“四好农村路”为代表的农村公路,他们决定将这处宅院打造成兼具浙南民居风味、与您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。让紫菜养殖、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,看产业,一边夸赞。形成了一条16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,平均一天能赚两三千元,进田园、”苍南县大渔镇副镇长陈赐说。埠头,感受脉动中国》系列报道,”紫菜养殖户虞新解一边清理着紫菜养殖排架,更是未来之路。“后续的运营效果,百业兴。
央广网温州3月19日消息 无尽蓝绿,这条贯穿全村的公路,沙滩、央广网特别推出《乡路上,随着苍南县168黄金海岸旅游公路串联打通,改善了当地村民的交通出行环境,
大渔镇渔岙村上官大院(央广网发 陈盛华 摄)
“这个庭院可以做一个‘上房揭瓦’的创意。
紫菜养殖,”虞亦潘说。也将为文旅项目的火爆出圈打下基础。”大渔镇大岙村党支部书记林加爱告诉记者,纵横交织、
“这一条路对我们来说,“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,